河北的献县,究竟献出了什么西魏遗少

献县,名字读起来有些叠音和拗口,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于沧州市。

献县是儒家文化的再生地,汉武帝之兄刘德在此封国。刘德修学好古,人称宗室之贤,“广求天下善书”,搜集整理《尚书》、《礼记》、《诗经》等儒家典籍。汉武帝因其聪明睿智追谥为“献王”,献县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沧州大地,汉代曾为河间国,其治所一直在今献县河城街南,前后历时达年,也就是是说,献县一直是河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金天德三年,也就是年,献县更名献州。明洪武八年,也就是公元年,被降州为县,始称献县,一直沿用至今。

献县是实事求是的发源地。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献王传》中评价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便是成语“实事求是”的最初出处,后被毛泽东主席引用,成为我党的思想路线。

也许是因为儒学渊源深厚,献县一中的教学质量属于沧州前列,学习风气非常浓厚,老师们秉承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成绩曾经遥遥领先,附近区县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这里求学。

献县还是中西文化的融汇地,张庄天主教堂为哥特式建筑,素有“华北第一堂”之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墓群、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单桥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献县英才辈出,西汉经学博士毛苌、一代文宗纪晓岚、著名抗日将领刘汝明、周恩来入党介绍人张申府、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泰斗张岱年等人,都从这里走出来的,成为献县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献县的古迹还是不少的,而且基本都没有开发,古河间国的称号在这里留下无数的汉墓,目前汉代墓群现存古墓37座,属于全国最多的县域,现代的还有毛泽东同志题写“马本斋同志不死”的马本斋纪念馆。

献县,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曾经辉煌,这里曾经繁华,文人墨客,过往富贾巨商,都推动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献县是金丝小枣的原产地,随着沧州整体枣业的扩展,献县的金丝小枣名气没有打出来。其实,南北朝时期献县人刘仲思培育出金丝小枣,现有金丝小枣林地40万亩,年产小枣10万吨,因此享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的美誉。

献县地热资源丰富,已经有很多市区的游人到这里度假休闲。这里的地热具有埋藏浅、温度高、储量大等特点,热储层面积平方公里,已探明可开采量50亿立方米,还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

去年,献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全部位居沧州全市第1位。

献县的区域短板也非常明显,这里没有铁路,却有诸多水道,此处为华北地区的防洪大县,俗称“献县四十八村”,是全国97个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包括地域面积平方公里。

客观讲,在铁路时代缺席的献县,经济布局就略显相对静谧,特别是旅游很难带动起来,产业的辐射范围也很狭窄。

献县,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县城和乡镇上,驴肉火烧的摊子比较多,逛完大街,可以整两个火烧,一碗羊肠汤,还可以要求店主加点驴闷子。一碗羊肠汤下肚,暖暖身子,浑身畅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1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