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防治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今年献血‘任务’完成喽,年再接再厉!”昨天,即将出差江苏盐城的于国祥,跟妻子倪秀军一起翻阅着数十个无偿献血本,又是欣慰,又是感慨万千!20年来,于国祥获得了27个“无偿献血证”,累计献血毫升;倪秀军比他少2个小本本,19年献血毫升。俩人累计献血多毫升,相当于10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于国强倪秀军夫妇不服输的男子汉,业务“满天飞”今年43岁的于国祥性格稳重而坚毅,或是多年事业拼打,造成了他沉稳的性情。于国祥所在的村子叫周官屯村,是个全县闻名的富裕村。当地很多人经常拿周官屯跟附近的全国文明村小屯村比较,很多人说小屯物质文明尤其精神文明做的好,但真正老板多的还是周官屯村。传说归传说,但全国搞建筑仪器或扣件租赁的,几乎每个市级以上城市都有周官屯人的影子。于国祥作为周官屯村人,也未能“幸免”与建筑仪器打交道,但他的奋斗历程比很多人要曲折的多。红旗路于国祥初中毕业后,在父亲承包的果园里干了一年多。“后来发现‘种地不如搞仪器’,就在年转型车床加工,自己加工、生产、组装。”于国祥说,这样持续干了5年后,发现本村人在外地销售的利润更大,就跟着潮流外出搞仪器销售。在外面做了5年建筑仪器销售,渐渐有了积蓄。但一次被骗,几乎让他血本无归。“那年在河南郑州,别人骗去了20多万元的货物,真正体会到‘辛辛苦苦十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于国祥喝口水,回忆着过去,像是咽下陈年的苦酒。被骗后,于国祥无奈回到老家,跟家人筹集了10多万元,开了一个小厂子,做了穿墙螺丝等生产。无偿献血证两年后,国家政策调整,限产能,淘汰低端产品,于国祥的小企业走到进了瓶颈。熟悉于国祥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永远不服输的人。生产经营干不下去了,要养活老小,他刻苦钻研技术,转行当起了仪器售后服务。由于他喜欢钻研,做事认真,为人坦诚,又讲诚信,十几年来客户越来越多。“一年天,有天是在天上或车上度过。”难得说句笑话的于国祥笑着说。多年“满天飞”,于国祥养成了不喝酒,不吸烟的习惯。但有一个义务献血的爱好,让成为“献血达人”。于国强倪秀军夫妇低调的“献血达人”,20年从不间断于国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睿智,沉稳练达,而又低调务实,还极富善心。大约年春天,于国祥跑业务在沧州长途汽车站下了车,正等公交车时,发现不远处有辆献血车。“当时正好闲着没事,就走过去看看,听了人家的宣传介绍,说献血没有坏处,反正是做善事,撸起袖子就献了毫升。”说起第一次献血,于国祥印象已不深了,只记得献完血,拿着小本本就坐车回家了,精神身体都没什么感觉。于国祥说,自己身体素质好,初中时经常参加运动会,爱好中长跑,即便人到中年,依然身体倍棒。于国强倪秀军献血证书到了年年末,于国祥到县城办事,又碰上献血车,他又一次献血。“从那年开始,我也了解到献血一般间隔半年,一次可献毫升或毫升,我身体好,这么些年一直献。”于国祥说。20年来,于国祥走南闯北,事业沉浮,工作变换,万里奔波,人生沧桑,但唯一不变的是每年献血两次——毫升。“20年,我积攒了27个无偿献血证,其实这事儿知道的人并不多。”于国祥说,自己走到哪里,就把献血献到哪里,河南、江苏的血库里都曾有过他的献血,但最多的还是在家乡献血。于国强宁可停下工作,也要献血救人“献血不仅是义务和无偿,更是做善事;不单单是救急,更多是救命。”于国祥说。今年7月,他在朋友圈发现一条信息,有位郭庄镇某村的村民,住院时急需O型血小板。“我看朋友圈一直在转,寻思着病人肯定非常着急,就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