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的新五虎将都是谁结局如何有投敌之人

宁夏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西北军的全盛时期是在年第二期北伐后,冯玉祥部占据了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六省地盘,总兵力超过40万。

单论兵力,冯玉祥的西北军一度凌驾于各军阀之上,而论将领冯部也是人才济济,最出名的就是“十三太保”即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韩多峰。

“十三太保”中以韩复榘、孙良诚、孙连仲、石友三、刘汝明五人最得冯玉祥信任,升迁最快,所以这五人也被称为西北军新五虎将,为何叫新五虎将?这是因为西北军老资历的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也曾被称为五虎将,不过到了北伐时期,这五人的风头渐渐被新人盖过,西北军的“十三太保”和“新五虎将”明显知名度更高。

那么西北军大名鼎鼎的“新五虎将”结局都如何呢?

韩复榘

韩复榘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城东台山村,他家境贫寒,19岁的时候就去闯关东,在东北辽阳韩复榘加入了北洋陆军第20镇第80标第三营,而该营管带正是冯玉祥。

韩复榘有一定的文化,字也得不错,很快就被冯玉祥重用,而他的军职也随着冯玉祥的不断升迁而升迁。

年冯玉祥所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年4月张作霖的奉军进攻河南,韩复榘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与奉军交战,奉军被打的大败,韩复榘率第二十师一路势如破竹一口气攻占了北京南苑。

战后韩复榘因功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但是冯玉祥此时对韩复榘有了猜忌之心,韩复榘的师长一职被免去,担心失去兵权的韩复榘被蒋介石拉拢,年5月22日,韩复榘与石友三联名发电,表示“维持和平,拥护中央”,蒋介石任命韩复榘为第三路军总指挥。

年中原大战爆发,韩复榘率部开入山东,蒋介石也顺水推舟在同年9月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至此韩复榘在山东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统治。

韩复榘在山东只是名义上听命于国民政府,实际上就是半独立的军阀,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同年冬日军攻入山东,韩复榘所部虽然在德州和日军有过血战,但是韩复榘并不想将部队拼光,为了保存实力他将主力撤出山东。

山东大部分是在不抵抗的情况下被日军占领的,韩复榘保存了实力却丢掉了性命,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韩复渠到开封后立即被捕,1月24日“军法会审”后,以“不听命令,擅自撤退”为由被迅速枪杀,死时年47岁。

孙良诚

孙良诚年出生于天津市静海,他是西北军元老,年参军编入了冯玉祥部

年冯玉祥响应北伐,孙连仲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总指挥兼第3军军长,屡有战功。中原大战时期,孙连仲任反蒋联军第2方面军第2路军总指挥,西北军战败后孙良诚逃到天津当了寓公。

之后孙良诚长期处于冷板凳,由于没有自己的部队,所以他一直是闲职,全面抗战爆发后,孙良诚被任命为冀察游击总指挥,但实际上他这个中将并没有多少兵力。

年孙良诚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被任命为伪军第2方面军总司令、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孙良诚投敌成为一生污点,孙部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抗战五年多,和平二年半,什么都不落,落个当汉奸。自觉低一头,更怕熟人见;浑身是臭气,终生洗不完。”

抗战胜利后,孙良诚的汉奸行为并未受到国民政府追究,还被任命为编第5纵队司令、暂编第25师师长。第1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军军长等职。

年11月13日孙良诚在江苏雎宁率部投诚,后来他自告奋勇去劝降老同僚刘汝明起义被拒绝并扣押,后来被释放后居住在上海。

上海解放后,孙良诚被捕,年死于狱中。

孙连仲

孙连仲年出生于河北省雄县,和西北军大部分将领出身贫寒不同,孙连仲家境很不错,他父亲经营钱粮行当,生意很不错,购置田产多达四百余亩。

虽然上过私塾,但是孙连仲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所以年北洋军在雄县招兵19岁的孙连仲应征入伍,年孙连仲到了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炮兵营任班长,很快就被冯玉祥发掘,从此颇为重用。

年5月,冯玉祥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孙连仲任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十四军军长;年8月,孙连仲任甘肃省主席,中原大战时冯玉祥让孙连仲将主要兵力全部东调参战,对此孙连仲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冯玉祥过于孤注一掷,但是忠心的他最终还是执行了命令。

西北军战败,冯玉祥出走,余部被蒋介石收编,孙连仲被任命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全面抗战爆发后,孙连仲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他率部在娘子关与日军血战二周。

年3月徐州会战打响,孙连仲所部西北军池峰城第三十一师进驻台儿庄,面对日军强攻三十一师死战不退,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地方为日军占领,三十一师官兵死伤十之七八。师长池峰城来电话请示可否撤退至运河南岸给三十一师留一点种子,孙连仲命令说:“士兵打完了,你自己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河者,杀无赦!”

孙连仲为人敦厚资历又深,一向排挤杂牌的蒋介石对他也算重用,抗战胜利后孙连仲被任命为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后又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

年11月孙连仲当面向蒋介石提出辞去在华北的本兼各职,获得同意后调往南京出任首都卫戍司令。

孙连仲后随国民党逃往台湾省,年1月退役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虚职,此后远离权力中心,年8月14日,孙连仲病逝于台湾省,年97岁。

石友三

石友三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县,他家境贫寒所以17岁就参军谋生,后所部发生兵变石友三被迫流落北京。年石友三又再次参军加入了投入冯玉祥部下,他一开始是冯玉祥的马夫和亲兵,不久就被冯玉祥提拔为营长。

石友三这个人反复无常,屡屡背叛冯玉祥,年5月,石友三与韩复榘通电反冯投蒋,但不久之后又再次反蒋投冯,年中原大战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入关,石友三又反冯投张,率部割据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

投靠张学良的石友三拥兵7万,这个时候他又想反张自立占据华北。年7月石友三正式起兵反战,但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张学良和蒋介石的联合夹击下,石友三全军覆没。

为了对付石友三,张学良将东北军精锐几乎全部调入关内,结果击败石友三一个多月后,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后,四处流窜的石友三借机东山再起,以抗日的名义招揽余部拉起了一个师。年4月,石友三率部投靠日军,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石友三的部下高树勋以开会为名邀请石友三前来,将其抓捕后活埋。

刘汝明

刘汝明年出生于河北献县,年加入冯玉祥部,不久升任什长。

中原大战时,刘汝明任第2方面军第10军军长,西北军战败后被改变,刘汝明所部编入东北边防军第3军,任副军长,军长为宋哲元。

刘汝明率部参加过长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也曾与日军积极作战。

解放战争期间刘汝明表现平平,曾任第八兵团司令官,也称刘汝明兵团。解放军于年10月17日攻占厦门时,刘汝明率部乘船撤往台湾省高雄港,此举引来激烈批评。刘汝明从此一蹶不振。

年4月28日,刘汝明在台湾病逝,年80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3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