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分公司大陈庄收费站程晓发表散文善人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单桥,又称善人桥,它位于沧州市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滹沱河道上,正好在黄石高速大陈庄收费站以北,从收费站出发骑单车十几分钟即到。阳春三月,万木争荣,百花争艳,忙碌了一天后,黄昏时分,我骑上单车到此一游,也算不辜负这大好春色吧!

单桥是有来历的,初建者是当地单姓大户,于明朝正统六年(年)修建成木桥,得名单家桥,年后,于明崇祯初年(年)垮塌。明崇祯二年(年)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尚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后又余人捐资,历时11年,于崇祯十三年(年)建成。在修建过程中义务出力者不计其数,那些巨大的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之外的山区义务代运来的,因此这座桥又称“善人桥”。

单桥的名气可真不小呢!它地处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长69米,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单桥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与匠心,设计者考虑了其地理位置和水势特征,桥面南高北低,桥洞南大北小,便于宣泄,是世界上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栏板和望柱雕刻得十分精美,狮、猴、神兽,形态各异,浮雕神话格外传神,素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通蛟龙碑”的美誉,是古代罕见的桥梁艺术精品。

迫不及待放下单车,一路走到桥上。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单桥了,但是每一次来都感觉像和老朋友重逢似的,蹲坐在望柱上的小兽们也仿佛在迎接我,温馨而亲切。他们不仅是单桥的守护者,更为桥增添了灵动之美。我仔细端详他们,与他们一一打过招呼。

漫步在遍布车辙的桥面上,我发现有些青石特别大,按照当时的开采运输条件,修建者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可想而知。作为一座民间集资设计修建的石拱桥,能有这样的规模和档次难能可贵,更难得的是,单桥还是大家自愿无偿付出建造而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若要发自心底、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没有办不成的。我不禁感叹,单桥还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爱”精神的象征。站在桥上,我仿佛看到了单桥修建时的景象,看到单桥车水马龙的盛况,如今这些巨大的石头已被磨平了棱角,只有那两道深深的车辙印如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曾经的繁华。

桥头的功德碑上刻有“流芳百世”四个字,记录着那些捐资者的名字。年前,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的善良为单桥注入灵魂,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便利,造福了子孙后代。人生不过几十年,百年后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我们究竟能留下些什么呢?“服务出行的人”,我思忖着,这和我们交通人的工作宗旨岂非不谋而合?或许这些修桥善举就是“开路先锋”精神的最初写照吧。

从古至今,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交通,我想到了开辟公路、铁路、航空等领域的交通先锋,不论在雪域高原还是茫茫戈壁,在高山或是河海,他们身上涌现出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甘为路石、服务奉献的精神,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此刻,单桥上的我仿佛听到了叮叮当当碎石的声音,看到了因用力搬运石头而暴起的青筋,还有烈日下汗流浃背依旧向前的黝黑身影。

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站在单桥上,望着满天星斗,我想起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故事中那个小女孩在夜晚把自己的勺子挂在门口,照亮路人。是啊,黑暗里我们需要光亮,女孩儿的善良温暖着路人,单桥亦如此。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脚下涌动而来,如春天般焕发着勃勃生机,身为交通人,我自豪着,脚步也愈加轻快……

(作者系石黄分公司大陈庄收费站收费员)

责任编辑:王冉冉杜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6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