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商林乡瓦钟村名初探

白癜风专业治疗 http://www.hldxc.com/

献县商林乡瓦钟村名初探

范占坤

献县商林乡前瓦钟村、后前瓦钟村,原来是一个村庄,关于瓦钟村的来历和考证,我县历史研究学者言说,瓦钟村的村名是先民“打瓦占种”而来。意思是,先民迁徙到这个地方,在立村祭祀后,俯首拾一片布瓦,在地上用硬物打碎,根据碎瓦的纹路和形状,确定立村的方向和地址。因此,通过“打瓦占种”而来的村庄,取村名为“瓦种”村。随着朝代更迭和时间变迁,原来“占种”的种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钟”字。

对于这种解释,我粗作考证后存疑。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春秋战国以前的钟,有多种含义和指向。例如,以“钟”作为衡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以“十釜为一钟”。早于春秋前的“钟鼎”,也是把当时的法律制成铭文,铸造在钟上,现在人们言说的“警钟长鸣”就缘于这里。钟在古代,还是一钟计时工具,成语里的“钟鸣漏尽”就是把钟作为计时工具。

除此以外,钟还是古时的祭祀礼器,形状不像现在的钟上小下大呈圆形。它是一种扁形相合的直筒子形状,今天我们见到的战国时期编钟,基本就是这个样子。在青铜器出现和没有普及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在祭祀活动敲钟,通常是击打陶土烧制的瓦种来演奏礼乐,所以“瓦钟”一词应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或更早一些。

另外,在瓦钟村东侧,有一个与“礼仪”关联的古老村落名称“礼村”,并且瓦钟村周围还分布着许多高规格的汉墓与古寺。例如:该村的北部筑有两汉的古墓“青龙冢”“黄龙冢”,古代中水城遗址,汉代诛杀楚王项羽的大将吕马童祭祀台。村西一公里处有建于大唐贞观盛世的隆华寺,村南现存有“和尚疙瘩”“许家疙瘩”“无名疙瘩”三座汉墓,在这三座汉墓中间,还有一块被当地村民称作“凤凰地”的遗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土多个“凤凰鸟”的金质饰件,年春,在“凤凰”地遗址附近,发现了冶炼铸造作坊的炉台,一些青铜化合物的残留物痕还清晰可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离“凤凰地”南面的三百多米处,柳椽村农民在耕地时,地面忽然塌陷了一个大窟窿,在组织人填坑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青砖建造的墓葬。后来,村里组织群众进行了挖掘,出土了很多青铜纹饰物件和陶器,许多墓砖都铭刻着阳文“君”字。三天后,村中把这些出土文物装了两辆小推车,委派民兵专程送到县里。经县文化部门人员考证,此处为一座西汉墓葬。此墓葬因为先前多次被盗,所出土文物数量甚少,我的亲戚当时捡回了一些青砖拿回家盖房使用。前年拆除老屋时,又发现了几块“君”字砖,听说我正在考证这一代的汉墓群,特给我送来作参考,被我送进县文物部门研究收藏。

由此观之,古老的瓦钟村一带,应该是古代礼制礼仪颇得盛行的地方,“瓦钟”村名的由来,可能与先人的祭祀礼制有关。

作者简介:范占坤,年5月出生,河北献县人,献县广播电视台记者,献县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一辆摩托车,一架摄像机,寻访着献县的古与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8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