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更多力量一起行动助力脱贫全国人大代表

3月22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温秀玲就踏上了前往乡村进行“两会”精神宣讲的路途。这是一次“两会”精神的宣讲,这也是一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走进贫困群众家中的“暖心”慰问。在医院“定点”帮扶的献县西城乡大邵寺村,医院捐资15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她说,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力量一起行动,集合大家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众,助力脱贫。

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温秀玲首先来到河间市黎民居乡黎民居村,她走访看望了村上的5位困难群众。这样的“暖心走访”她已坚持多年。66岁的李淑义先天性瘫痪,但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正在炕上做着手工活儿。温秀玲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和元慰问金,详细询问了李淑义的生活情况。

这5位困难群众分别患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脊柱炎、精神障碍……每走一户,温秀玲都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她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她说,从这些困难群众的现实情况来看,疾病给他们个人和家庭造成的打击仍旧是巨大的。作为医疗工作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助脱贫”的重要意义,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避免“一人得病,击垮全家”情况的出现。

在村民廉炳华家中,当看到他拄着拐杖行动不便,温秀玲仔细询问了病情。当天,医院正好有一支医疗专家小分队在村上义诊,她马上联系骨科专家前来为廉炳华检查病情。

随后,温秀玲来到了义诊现场。年5月,医院启动了“善行沧州,爱进乡村”医疗助脱贫工程,全院多名医护人员分批深入乡村,主动为贫困群众义诊、体检、诊疗、慰问等,给他们免费提供必需的基本药品,实现医疗扶贫长效化、全覆盖。两年多来全院干部职工走乡入村多次,为贫困群众义诊6万多人次、减免费用多万元。年9月沧州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医院又启动了“善行沧州,强基惠民”医疗助脱贫工程,派出主治以上医师人,进村开展义诊和健康体检,探访低保户、五保户,至今已服务群众余人,救助贫困户户。

正在义诊现场忙碌的医院甲状医院陈亮告诉记者,因为饮食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当地很多村民的甲状腺需要定期检查,有的需要马上入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通过义诊,及时给群众发出了“健康警示”。

希望更多力量一起行动助力脱贫

当天上午,温秀玲还来到了医院“定点”帮扶的献县西城乡大邵寺村。年2月,医院派出工作队到大邵寺村进行精准帮扶。通过驻村队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大邵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实现了跨越发展,年底帮助大邵寺村实现了贫困村摘帽。医院驻献县大昭寺村工作队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荣誉称号。

面对围在身边的乡亲们,温秀玲动情地介绍了自己参加“两会”的过程和收获,向村民们宣讲了“两会”带来的“民生礼包”。她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她要将这些“喜讯”带给乡亲们。

宣讲结束后,医院向大邵寺村捐资15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她说,对于脱贫攻坚战来说,“摘帽”不是目的,医院将对大邵寺村一如既往地进行帮助,“帮扶的心永远不会变”。

自年开始,医院与沧州全市家乡镇卫生院组建起“医院—乡镇卫生院医学技术协会”,从技术、人才、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鼎力帮扶乡镇卫生院。16年来,医院共组织下乡活动次,派出卫生技术人员人,免费培训基层卫生技术骨干13万余人次,免费筛查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患者达20万余人,使这些农村患者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一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医疗帮扶制度,健康扶贫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协会会员单位已扩充至家乡镇卫生院和5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温秀玲说,医院,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基层打造一支“不走的医疗队”,让更多群众就近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爱心力量一起行动起来,集合大家的力量扶危济困,助力脱贫。

(燕赵都市报通讯员刘丽娜记者李家伟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4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