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沧州之五十一:羊肠汤·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等着你
编者按:一卷《风情沧州》,让我了解了不一样的沧州,同时也认识了此书的作者吴思妤女士,她笔下城市我都去过,也非常熟悉。今日读之,却倍感陌生,后思之,如人取景,视角不同。征求吴思妤女士同意,自今日起《风情沧州》一书全文将在诗眼看世界刊发,请大家和我一起体感不一样的文化沧州。
吴思妤:沧州广播电台记者,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沧州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沧州日报》《小小说选刊》《散文风》等报纸和杂志,作品《酒碗》曾获得首届王蒙文学院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蒹葭宛在瀛洲生香》获河北省散文学会第10届河北省散文名作二等奖,沧州市“金恩杯”散文随笔二等奖,“金恩杯”纪念沧州建州周年散文随笔作品大赛三等奖等等,著作有散文集《风情沧州》。
作者语:我是一个典型的家乡控,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爱到骨子里。走出沧州,我会不留余力地宣传沧州的美好,维护沧州的方方面面,不允许人们说自己家乡一点不好;走出河北,我也会不留余力地宣传河北的美好,像维护沧州一样维护河北,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乡。走过沧州的每一块土地,都会情不自禁地激动,都会情不自禁地想拥抱它。当深情无法宣泄的时候,我只能选择用文字来表达。我爱我的家乡,唯因爱,所以一往情深。
羊肠汤·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等着你
吴思妤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有个非常便捷的方式,你们知道是什么?就是当地的小吃。去南方旅游时,店铺中各种精巧细致的点心,如蕙质兰心的少女,用芊芊玉指,摆弄出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让人欲吃不能,直想带回家细细把玩。
可是,沧州呢?沧州最著名的小吃是什么?羊肠汤。把南方色彩鲜艳、品种繁多,香甜软酥糯的点心,跟咱的羊肠汤放一起,就如同一个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性格温婉,温文尔雅,眼波流转处,蓦然对上的,不是翩翩佳公子,居然是一个晒得黑不溜秋,壮得像个铁塔,浑身还散发着劳动后浓浓汗味的汉子。这场景,叫人怎生了得!
沧州,从骨子里就没有“精巧”二字。一个曾经烽火连天的战场之地,一个以盐碱地著称的城市,一个尽管有大运河蜿蜒而过,却并没有学会水的婉约多情之地……沧州,就是一个粗犷的,靠着一股子豪气和力气吃饭的汉子。在生存和生活方面,他们首选的是如何使自己能够在更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靠力气吃饭,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食物是最重要的。沧州是回汉杂居的地方,味美肉嫩的羊肉,自然是上上之选。可是,作为高档食物的羊肉,又岂是普通人家消费得起的。
怎么办?这点小问题,从来难不倒智慧的老百姓!
不知道哪天,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吧,一个日子过得窘迫却心灵手巧的女人,看着被弃置一旁血淋淋的羊大肠、小肠,想着自家在外面拼死拼活一天,回到家却只能清汤寡水的丈夫,突然灵机一动,端回了这些被丢弃的东西,清洗干净,把羊肠、羊血灌制成血肠,把肥肠、羊胎盘、羊奶洗净,和姜、花椒、大料清炖。也许因为没有经验,不见得一次能成功,没关系,吸取教训,再炖一次。很快,一股异香就飘荡在贫困的小院,并乘着风,无孔不入地到处钻。早晨一觉醒来的汉子,看着炖成乳白色后的羊肠汤,以及汤中色彩鲜艳诱人的血肠,不觉垂涎欲滴。
早晨的时间紧,端着碗,就这么站着,泡上几个饼子,呼噜噜喝下几碗热腾腾的羊肠汤,大汗淋漓的汉子顿时浑身充满了力气,
急匆匆的上工去了。这一天,拉纤的汉子,会比平时多拉上几十里,扛大包的汉子,能比平时多抗十来个大包。
这个无意中养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使是羊肠汤已经成为沧州小吃的代表,即使也有不少羊肠汤走入窗明几净的高档酒店,但是衣着光鲜的人们,依然更喜欢站在车水马龙的道边上,手里端着一碗热气直冒的羊肠汤,腾出两根手指拿着吃了半拉的烧饼,一脸满足地大饱着口福。
这就是羊肠汤的来历,这也是羊肠汤的魅力所在。没有过多的矫情,没有细致入微的精巧,就是这么直来直去地表现着自己。你喜欢,好,我就是你一辈子过命的朋友;你不喜欢,没关系,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不动声色地看着你,等着你。
在沧州,吃过羊肠汤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闭着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馋。真可谓越吃越有瘾,越吃越爱吃。
这就是沧州的羊肠汤,这一碗汤中,有着沧州人的智慧、力量、性格。沧州的小吃,永远也学不会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的婉约细致,欲语还休。它就是一个直爽的汉子,敞开胸怀,赤裸裸地把自己所有的优点、缺点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哈哈大笑着向你走来。
来沧州吃一碗羊肠汤吧!吃了羊肠汤,你就会了解,沧州,这个豪爽的北方男儿,其实一直在等待着朋友的到来。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