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王二麻,忌讳,木工善琴,公冶置妾

王二麻

刑部主事王庶是个很诙谐的人,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脸上有麻子。有一天,王庶坐小轿去往公署,走到椿树胡同时,前面围着一群人,堵塞了交通。他坐在轿中观望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是两对夫妻在街上打架。男对男,女对女,打得很激烈,还有几个男女在拉架。

王庶悠闲观望,信口作了一首打油诗:人心天理偶然差,哄起张家与李家,一脚飞来头有血,两拳挥去口无牙,缨冠往救亏三嫂,袖手旁观是二麻,乱挽青丝呼好打,明早必定到官衙。

这首打油诗在京城流传,很多人因此知道了王庶这个人。后来他转到别的部门,当政者向同僚们介绍:“这就是袖手旁观的王二麻!”同僚们听到,笑着与他打招呼。《在园杂志》

秀才康了

柳冕秀才,是个忌讳很多的人,他和同辈们说话,最忌讳人家说“落”字。同学有犯了忌讳的,他马上忿然于色,仆人误犯,必被责打。因为“乐”和“落”读音相近,他也不爱说乐字,比如安乐,就用安康代替。

发榜的时候他派仆人去看,仆人回来,柳冕迫不及待询问,仆人期期艾艾说道:“秀才康了!”《遁斋闲览》)

木工善琴

万历末年,颍州詹太守召木工维修窗户。木工来的时候太守正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微微点头,似乎在夸赞他弹得好。詹太守把木工叫过来问:“你也懂弹琴吗?”木工说是的。太守让他弹一曲,竟熟练精妙。

詹太守很惊讶,问他从何处学来。木工说:“我家住在城西,经常看到一个卖柴老人担子上挂着一个布口袋,里面是一张琴。我请他弹奏一首,觉得很好听,于是跟随学习。”

太守赏他银两,木工不接受,他说:“我是一个做工的人,只收修窗户的工钱。”木工又说:“大人的琴材质一般,卖柴老人的琴是上品,他送给了我,我转赠大人吧!”古琴送来,果然是把好琴。詹太守向木工谦逊请教,琴艺大有提高,超过了普通的琴师。《池北偶谈》

公冶置妾

广平知府公冶如锡五十岁了还没有子嗣,夫人不能生育,却悍妒不准他娶妾。家里置办婢女也都是挑奇丑无比的。公冶君逆来顺受,也没了买妾生子的想法,准备把弟弟家的儿子过继来一个,家里的田产经营也一并交给弟弟打理。弟弟如实报账,弟媳沾沾自喜,认为哥嫂的财产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后来,公冶君调任京官,公冶夫人偶然经过弟弟的窗下,听到夫妻俩正在说悄悄话。弟媳说:“你这呆子,把利润都如实交给那个老绝户,就不会隐瞒一些?”

夫人听到“老绝户”一词,大为伤心,回去后哭了好久。她隐而不发,在周边遍寻强壮丰满的村女,买来五个,亲自送到京城。

当时,公冶君正和朋友在玩叶子戏,看到妻子非常吃惊,纸牌都掉落地上,他问妻子:“你怎么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夫人说:“我给你送妾来了,明天租一个大房子。”公冶君喜出望外,但是不敢问原因。

租了大房子后,夫人亲自监督,让五个小妾轮流和公冶君同房,一年之内全部受孕,次年生了两个男孩,三个女孩。这时她才离京回乡,并带着一子一女回家抚养。临行前,她说了买妾的原因,并言称回去后就亲自管理田产,不再让小叔子插手。《在园杂志》

献县盗

献县有剧盗某,一日尾随孤行客商良久,一直没有机会下手。日暮时商人入一寺庙借宿,盗也随即前去借住。接待他们的是一个高大和尚,貌甚狰狞,他把二人安排到一个空房间离去。

某盗推了推门,已经从外反锁,再看看窗户,铁窗棂极其坚固。他对商人说:“我本来想打劫你,如今共陷险境,当同心协力,才能化险为夷。”商人唯唯答应。

盗在屋内四处翻看,墙角的破竹篓里装满了杂物,挪开竹篓,后面是一个地道入口。想来,恶僧每次都是由这里进入房间,出其不意杀人劫财。盗抽出随身短刀,商人也持一硬物在手,二人一前一后顺着地道弯腰前行,出来时到了一个小院儿。屋子里灯光明亮,恶僧正携几个年轻女人饮酒。

过了一会儿,一个女子出来到别的房间拿酒,某盗把她挟持到角落。妇人说:“我们都是良家女,被恶僧挟持到这里,恳请大侠杀了恶僧救我们出水火。”盗又问恶僧的情况,妇人说:“手使两短槊,非常勇猛,又擅长使用飞刀,百发百中。”盗让她回去努力劝和尚饮酒,再把他的兵器挪离身边。

妇人领命回去,果然把和尚的短槊和飞刀囊挪开。某盗在窗外看时机成熟,大喝一声持刀闯入,商人在门外大声呼喊虚张声势。恶僧摸兵器不得,徒手和盗搏斗,因为酒醉徒手,最终被盗杀死。

盗搜索恶僧囤积的金银,和商人妇女们分掉,从此改行做了正当职业。《蝶阶外史》

护银犬

我(原作者)妹夫是西安太守董绍孔,他对我说,秦中有个人到外地经商,带着家里的狗。过黄河的时候,渡船人未满,船主停船等人。商人腹痛去岸上的草丛方便,包袱里有五十两银子,他把包袱也放在草丛,对犬开玩笑说:“好好看着。”

刚方便完,船上渡客满了,船主呼喊催促。商人忘了包裹,跑步上船。当时日暮,关中黄河有几里地宽,到达对岸时已经天黑,他想起来落下的包裹,但船主却不肯夜间摆渡。五十两银子对这个人来说不算多,他又猜想一夜之间必被人捡走,于是不再回头继续赶路。

第二年,他又路过那里,慨叹道:“银子肯定丢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条狗。”他去了方便过的草丛,看到狗已经死去,腐烂的不成样子。商人感叹,挖坑埋葬,在死狗身子下找到破烂的包裹,银子还在。原来,这条狗守护包裹寸步不离,直至饿死。商人不由落下泪来。《在园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9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