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姐弟仨抗疫不胜利,坚决不回家

在我县成千上万干部群众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有这样一家特殊三姐弟:大姐被抽调到隔离医学观察站,大弟一直在高速口值勤,小弟跟同事一起在银都首府小区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姐弟三人全都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分工不同,但都坚守岗位;地点不一样,但都信念一致:抗疫不胜利,坚决不回家!

这姐弟仨就是河城街镇卫生院的医生王金环、王金永和县住建局物业股的王金喜。

大年初八,河城街镇卫生院接到上级命令,要抽调一名医生和护士,去隔离医学观察站上班。今年50岁的王金环第一个时间报名参加。王金环说她在家里是老大,要带个好头;在单位,她虽然是普通群众,但上班三十来年,也要给年轻人做表率。观察站的情况比王金环想象的要严峻,但是她没有退缩,毅然冲上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王金环:“当时就个人看着群里发了抽调医务人员上检测站,我当时和家人说,医院派我,或者是去隔离站工作,我会毫不犹豫的去抗击疫情,因为我从拿到医师证的那一刻,那一天开始,这就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们不会退缩,不会不去,这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得去前线。”

同样,大年初一下午,正在家陪父母唠嗑的王金永,接到单位通知,要立即去黄石高速河城街收费站的检查点值勤。行伍出身的他,当兵时雷厉风行的作风一直没有改变,十来分钟就准备好行装,开车向高速口进发。早在年非典、年甲型流感两次大型疫病防控时期,王金永都曾经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他又一次冲在了第一线。

王金永:“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在在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这次重大疫情,我们得冲在防控一线,这是我的责任。”

王金永介绍,他们是12个小时倒班一次,这12个小时根本不能休息,即便后半夜车辆稀少,也不敢合眼。厚重的防护服一直穿戴在身上,下午温度高时捂的出汗,但到夜里冻得直打哆嗦。即便这样,王金永跟一起执勤的战友们还是有着同样的信念:疑似患者休想在此上下高速。

都说老人最“盛”家里排行最小的孩子,但作为姐弟中排行最小的王金喜,干起活来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他是县住建局的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记者见到王金喜时,他正在包联小区内进行住户排查,为了确保小区内余户业主的安全,他跟同事们几乎吃住在小区门口,从不懈怠。由于包联小区人口多,任务比较重,王金喜很少回家,他非常担心自己年迈的父母:为了支持姐弟三人的工作,已80高龄的老父亲承担起了照顾75岁身体虚弱老母亲的重任。

王金喜:“疫情发生后,我们单位安排我负责银都首府,虽然每天工作很忙,父母很支持我们工作,我们姐仨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不论年龄大小、不管身在何处,每个人都是父母疼爱的孩子。但是,为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康,王金环、王金永、王金喜姐弟三人毅然决然的战斗在了阻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也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献县人民广播电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5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