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运孤鸿影

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1/6270265.html

孤鸿影

周兴运

年6月份,我在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毕业后,没找到工作。

三舅在献县职教中心门口开一包子铺,我便到包子铺去卖包子。生意不好,挣不到钱。

高中同学李东胜来到包子铺找我,叫我去给他的一个初中同学去卖百变货架。我便带了几百元钱出去转了一圈,钱尽回家,未卖出货架。已到年底。

年,过完春节,经邻居的一位同学介绍,到中油测井公司做了井口工。十来个月后,因身体单薄,干活磨蹭,没眼落力,被炒,回家。已到年底。

年,过完春节,去天津打工,干活多,挣钱少,心情郁闷,干到年底。

年,过完春节,不想再出去打工,便在家孵鸡,孵鸡是我家祖传的手艺。父母负责孵,我负责买鸡蛋、卖小鸡。干了两个多月,共挣五千余元,全家都很满足。

买鸡蛋、卖小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挣钱难”的含义。

第一天出去买鸡蛋,自行车便扎了车胎。

一次去买鸡蛋,道路不熟,前面忽有一条大沟拦路,以为能推过去,下是下去了,上沟却难了,冲锋十余次,才算上了沟。放好车子,坐在地上,喘息良久,才把气喘匀实了。

还有一次,买了两筐鸡蛋,驮着往家骑,忽然下起雨来。挨淋是小事,乡间小路都是土路,车轮上粘满了泥,骑是没法骑了,推着车子往前拱,一步一滑,步履维艰,吁吁带喘,恨地怨天。浑身上下早已湿透,雨水模糊了双眼。路旁有一机井屋,屋里有个看井的人,把车子和鸡蛋放在了机井屋里,步行回家。第二天,天晴路干了,又去推回。

出鸡第一天,刮大风,无法出门卖鸡。

一次卖鸡,转了一上午,没卖出一只鸡。中午了,终于开了张,卖出一只小鸡,一位少妇买了哄孩子……

挣钱不容易呀!

孵完鸡,已到麦熟。收完麦子,一位本家大哥叫我到他的玛钢厂当会计。干到年底,觉得当会计不如孵鸡挣得多,辞职,打算年后继续孵鸡。

年,过完春节,春暖花开。重操旧业,骑上大水管自行车,去买鸡蛋。已买了三千多鸡蛋,收到一个同学来信,信上说他在广东打工,工作轻松,挣钱不少,现在,厂子又要招工,问我去不去。我一盘算,去广东打工比在家孵鸡挣得多,便把鸡蛋倒卖给了别村孵鸡的,南下广东顺德,去投奔老同学。找到老同学,才知道原来是非法传销,信上所说,纯属虚构。我执意要回,老同学及其他传销人员百般劝说无效后,只好打发我走。

回到家中,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在地里干点农活,思考下一步该干什么。因平日爱练几笔字,买了几张宣纸,写了几首毛泽东诗词。平日又爱用梨木疙瘩抠戳子,平日还爱读《周易》《瞎子王》等书。于是乎冒出个想法:去北京,街头卖字、相面算卦、私刻公章,以谋生路。

收拾好行李,半包衣物半包字,一枝毛笔一枝刀,来到北京。

先到荣宝斋看看。一进店门,便见一幅大画——《老子出关图》,范曾画的。一个小屁孩牵头青牛,牛背上侧坐一个糟老头子,旁边还有棵大树。这画上的故事我是知道的。老子,姓李名耳,在周王朝国家图书馆当馆长。玉皇大帝招聘一个炒料豆的,老子一合计,觉得这活比当馆长挣得多,便辞了职,骑上青牛,出了函谷关,上天炒料豆去了。听说干得不错,给转正了,还当个官,叫什么太上老君。

看了《老子出关图》。又在一楼转了转,提着包儿转太累,便把提包扔到店门后面,上二楼去看字画了。字有楷行篆隶草,画有山水人花鸟。

正看着呢,一个店里工作人员跑到楼上来,问我:“楼下门后的包是你的吗?”

我说:“是。”

那人说道:“你最好还是提着,别丢了。”

我说:“没事,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那人说:“你最好还是提着点吧。”

我说:“好,我这就提去。”

我下楼提包,不想再上楼看字画了。便走出了荣宝斋。

正提着包朝前走,后面赶上一人问我:“店里门后那包是你的呀?”

我说:“是啊。”

那人说:“你可把人们给吓坏了,人们以为恐怖份子在包里装个定时炸弹给扔那了呢。”

我不禁一笑,北京人怎么这么胆子小呢。

见有卖宣纸的,比在家买要便宜,便买了几十张,卷成一卷,外包旧报纸,用草绳捆上。

晚上,舍不得花钱住店,露宿街头。正是暑季,街上更凉快。

在北京转了几天,工作不好找。没敢摆摊相面算卦,也没敢私刻公章,只是摆摊卖了几张字,一元一张,竟真有人买。

一日清晨,到天安门广场看了升旗仪式。看完升旗,便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时,我正提着包,抱着宣纸,看毛泽东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呢。一个警察问我道:“你抱的是什么?”

我说:“纸。”

警察说:“你打开,我看一下。可以吗?”

我说:“好。”

便把宣纸打开,他见果是宣纸,便说:“卷好吧,没事了。”

此地安保做得真好.

我觉得在北京不好混,便回家了。

回家待了几天,一所私立小学招聘老师,我便到了这所学校当了一名语文教师,这是年8月份。现在是年5月份,我仍在这所学校当老师。

这便是我步入社会后所从事过的职业,总的感受是:钱,挣不上花。

职业不顺利,婚姻更曲折。相亲不少,屡相屡黄,屡黄屡相,表弟李卫京送我一个绰号——相黄,念义是:相一个黄一个。年,31岁,终于相着了一个没黄的。

年,大事很多,一件坏事,汶川地震;两件好事,一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二是女儿周如一顺利降生。

前几年,在学校住校,晚上与同事董石磊聊天,谈到韩寒、郭敬明等人,这些年轻人出了不少书,出了名,发了财,我俩也想每人写一本。我便写了点东西,有短篇小说《樊素》《廉颇家的门客》,有相声《我的理想》《大发明家》,有小品剧本《三拍西游记》等。为什么写这些东西呢?原因有二:一则曰吃饱了撑的,二则曰没事干闲的。最近家里电脑联上了网,我便把这些东西陆续发在了网上。

很喜欢苏轼的一首词,词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便似苏轼词中的那只孤鸿。

年5月

作者简历

周兴运:年8月7日出生,河北省献县河城街镇薛村人。年河北农大毕业,年8月至年8月陈坟昌勤小学教语文,年9月至年2月献县现代中学教物理,年3月至年11月河北燕京啤酒公司工作,年12月至年8月十五级乡边马中心小学教语文,年9月至今献县第五中学教物理。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0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