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玉米市场一直处于弱势运行,各地区深加工企业不断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上量虽然受到了天气的影响,但是很快恢复了过来,上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各加工企业有了下调价格的机会,部分企业已经跌破元/吨。接下来我们盘点一下本周玉米市场的主要行情。
从11月2号玉米市场出现拐点以来,便一直持续弱势运行,本周虽然受到了东北地区雨雪天气的影响,上量阶段性下滑,但是在天气转好后很快就恢复了上量。从9号上量跌至车,随后开始恢复,在11号开始稳定车左右,随着价格的变化,各企业门前的车辆也随之变化,但是依旧有部分企业的到厂车辆未能破百,库存量依旧处于低位。
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库存量和上量调整收购价格,部分曾达到元的企业已经跌至元左右,跌破元的企业也在逐渐增多,目前还能达到“1.3”的企业只剩济宁百盛生物,目前以元/吨的价格收购玉米。本周全国玉米均价从元/吨,下滑至元,跌幅在10元以内,但是也不容小觑,毕竟是全国均价。
各地区深加工企业的均价从元/吨下滑至元/吨,跌幅在18元/吨。
山东地区饲料厂均价从元/吨持续下滑至元/吨,相较于深加工企业,跌幅缩减一半,主要原因还是饲料企业的收购价格普遍稳定,没有像深加工企业那样波动较大。
国家队从10月份试探性出手后,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进入到11月份以来,各地区陆陆续续开启了国库收购,范围在逐渐扩大,收购价格基本高开,前期低价收储的粮库也上调了收购价格,部分国库质量标准要求比较严格,且不收潮粮,让部分基层农户感受不佳,毕竟今年受台风影响,导致玉米倒伏,收割进度缓慢,而全部收割完成后,又迎来了雨雪天气,大部分农户都是潮粮出手。
如果进行烘干再去出售,玉米价格本就在持续下跌,增加成本相当于降低利润,形成了高价收储卖不得,低价抛售不想卖的局面,但是随着市场价格的降低,天气也逐渐变冷,雨雪天气增多,基层农户的惜售心理逐渐瓦解,形成了集中抛售的市场现状。
11月9日山东地区启动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投放吨玉米,成交数量吨,成交率20%;
11月10日山东地区启动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投放吨玉米,结果全部流拍;
11月11日山东地区启动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投放吨玉米,结果全部流拍,
连续三天在山东地区启动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如果是10月份的时候,不能说%成交,也不至于全部流拍,但是从玉米上量以来,价格持续下跌,加工企业对一次性储备玉米的参拍热情低迷,一方面是拍卖成本与市场价格相差不大,另一方面是新季玉米更受市场青睐,导致了流拍现象的发生。
11月13日山东地区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投放吨玉米,成交数量吨,成交率54%,拍卖的结果有所好转,但是一次性储备玉米的拍卖底价较高,成本加大,除了上量不足急缺玉米的企业参拍,其他企业基本没有参拍意愿。
而东北地区的拍卖结果就一直向好,辽宁地区在11月10日启动了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投放吨,实际成交数量吨,全部成交,成交率%。
中央储备粮石家庄直属库:11月12日开收,到库价元/吨。
中储粮漯河直属库:召陵分库、临颍分库、舞阳分库大量收购年产玉米,单价1.28元/斤。
中央储备粮辛集分库:11月12日起开始收购产玉米,价格1.27元,水分14,超1扣1.2,超14.5拒收。过筛回杂。
中央储备粮献县分库:11月12日起开始收购产玉米,价格1.27元,水分14,超1扣1.2,超14.5拒收。过筛回杂。
中储粮焦作直属库、孟州分库:一等元/吨,二等元/吨,水分14起扣,超15拒收。
中储粮乌兰浩特直属库:开收,14水分元/吨。
通辽直属库:三等以上元/吨。
哈尔滨直属库:元/吨;
中储粮大连直属库:一等元/吨,二等元/吨
河北衡水直属库:三等14水元/吨;
从国储的收购信息来看,价格基本走高,河南焦作直属库一等玉米收储价格达到了元/吨,虽然在玉米下跌的时候就有部分直属库开启收购,但是由于上量的增多,没有很好的提振作用,只能为玉米市场进行托底。即使托市收购范围逐渐扩大,但是由于收购标准要求较高,大部分农户手中潮粮居多,对市场上量的影响基本不明显。
从目前的整个市场来看,玉米市场价格一直受到上量的抑制,加工企业抓住的机会也不会轻易放手,不断地调整玉米收购价格降低加工成本。但是目前部分深加工企业已经企稳,由于价格的下跌已经不敢随意调整。
玉米集中上市也不是一直持续的,从目前的上量情况来看,预计在12月中旬会结束,能把粮留在那个时间段的,基本是等待明年行情的主体,而12月中下旬是生猪养殖饲料需求的爆发期,能不能提振玉米的市场价格,就要看这个爆发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了。
来源:中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