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清纪晓岚的恩师许南金

文化沧州

纪晓岚的恩师—许南金刘连清

一代宗师、文坛泰斗纪晓岚,因清乾隆时期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而闻名天下,可谓风光无限。虽有获罪发配新疆三年瑕疵,但瑕不掩瑜,仍然在中华文学界、史学界折射出灿烂的光芒。年,乌鲁木齐市还修建了面积达平方米的“纪晓岚纪念园”----岚园。纪念园的碑廊镌刻、展示了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流放期间所作的首杂诗。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古今社会对纪晓岚的充分肯定。

纪晓岚的成功之道,首先有他先天高智商原因。但是,后天的学习、修炼也必不可少。其中,导师的启蒙、引导、开发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纪晓岚的一生中,自师从及孺爱开始,无一日离笔砚。其中拜师求学阶段一直到24岁考中解元为止。从《阅微草堂笔记》篇章揭示,并核对东光、南皮、交河、献县诸县志记载,其授业师有7个(按先后顺序):及孺爱、刘理、纪容舒、李又聃、霍易书、许南金、董邦达。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想按授业时间先后顺序,把纪晓岚的读书经历梳理清楚,为纪晓岚的研究提供便利(本刊收录的是纪晓岚的第六位授业恩师,他就是南皮县许庄村的许南金——编者)。许南金是南皮县许庄村人,纪晓岚的授业师之一。民国《南皮县志》卷九、文献志三、儒林六载:“许jian,字南金,号比庵,雍正癸卯举人。生平学养兼优,无愧笃行君子。家居教授,慨然以名教风化为己任。出其门者多通儒,献县纪文达公、同邑张兼山都转其最著者也。”

许南金故里南皮县许庄村,其墓、碑至今保存完好。碑文系乾隆八年()进士张受长(许南金门生,号兼山)撰文、进士张乃史书,东光进士马兆鳌篆额。摘录碑文如下:“先生讳jian,字南金,号比庵,宗派源于苏州乌雀桥,渡江来此。为南皮望族。父行先,邑增生,有淳德,为乡里所推重。生二子,长兴周公出嗣叔父;先生其次也。三岁失父,八岁失母。哭泣至性,发于弱龄;风木悲痛,矢诸移身。从叔父凌云公怜其幼孤,招之家为延师课读。先生即锐志向学,攻苦自立。……三试春闱不第,遂不复上公车。……不治生产,唯以教授生徒兴起斯文为己任。先生德性宽厚、充养和粹,平易近人、终日怡悦。学者侍侧,如坐春风。及其发明理致,通透简要,令人寻味不尽,高下皆有所得;又群饮于河,各充其量,是以及门之士多所早就。”由此看出,许南金是苦命儿出身,三岁丧父、八岁丧母。靠叔父抚养,自强不息成才。无奈中举之后,三次会试,未能及第。于是不再参加会试。以办书馆、潜心教授门徒为业。从碑文看,门生中至少有进士四人:张受长(兼山)、张乃史、马兆鳌、纪晓岚(文达)。

至于纪晓岚何年从师于许南金,解析如下:许南金先生康熙十九年(年)生,雍正元年(年)乡试中举。而后春闱三试不第。按明清的科举制度,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秋季举行。八月九日至十五日考三场,每场三天。考试的场所称为贡院,考试被录取者为举人。会试于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也称“春闱”。举人有资格参加。从农历二月九日开始,考三场,每场三天。许南金于雍正元年()考中举人,次年二月参加京城会试落榜;过了三年,第二次会试,又未得中;又过了三年,第三次再考,还是没能如愿。这时他已经50岁了,失去了再考的信心,决心办学校教授门徒。许南金教书13载,至乾隆七年()去世,教书生涯嘠然而止。纪晓岚到南皮读书,师从许南金,介绍人不需外人:纪晓岚继祖母张太夫人、生母张太夫人都是南皮张家闺秀。并且,纪晓岚的母亲还是继祖母的亲侄女,祖籍南皮双庙村(纪晓岚70多岁时为南皮张振斯所撰墓志铭中说“张氏纪氏为世姻”可为证,见民国《南皮县志》第页)距许庄一里许。笔者推算,纪晓岚在此读书时应为18—19岁。依据是:纪晓岚16岁到东光读书、17岁娶妻回崔尔庄,不久去京;当年又从北京回老家应童子试;20岁、21岁再回东光读书。这都有史可查。而纪晓岚19岁时,恩师许南金突然去世。用反证法测算,纪晓岚从师许南金读书,只会在18—19岁。并且,纪晓岚在许庄读书,不必住校。夫妻住在双庙村亲戚家也很方便。双庙村至许庄只有一里路程,纪晓岚新婚燕尔,不可能离开妻子独自到南皮许庄居住。

另外,从许南金墓碑上的门生排名亦可看出端倪。7月23日,笔者曾去南皮许庄考察许南金墓。在墓碑上留名的52位门生,纪晓岚排在倒数第7名。如果其10岁以前来南皮读书,纪晓岚绝不能排名倒数第7。许南金虽不做官,但很有气节,脾气也倔。南皮轶事载:有一次,先生在南皮城街上行走,巧遇县令乘轿路过,许南金躲避不及,受到衙役呵斥;先生争辩,县令擅权将许南金囚禁在牢。既不审讯,又不放人。过了几天,狱卒对他说:“你写个悔过书吧,我帮忙求情把你放出去。”许南金不写,并和狱卒说:“你告诉县太爷,给张道捎个信,就说我许南金死在南皮牢里了,叫他来给我收尸。”这张道是谁?就是他的门生、后为许南金撰写碑文的张受长(兼山),此时分授河南彰、卫、怀三府,兼管河北司副使兵备道。南皮人简称“张道”。狱卒告诉了县令,县令大惊。赶紧跑到牢里,给先生作揖拱手,赔礼道歉,派轿将先生送回家中,此事才算作罢。

作者简介

刘连清:网名龙泉剑,籍贯东光县。早年毕业于泊头师范,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曾先后供职于县新华书店、县人大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电力局。年学习诗词楹联知识。先后在《燕赵诗词》、《孔雀台》、《渤海诗词》、《大柘树》等诗刊发表格律诗数十首。年底,出版了个人诗联专辑《诗草楹葩》。现为河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年专注于地方史和纪晓岚研究,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会员。有十几篇文章分别在《纪晓岚研究》、《观州风》、《沧州文化研究》、《东光文史研究》、《抗日堡垒》发表。后编撰出版了《观州寻宝》、《峥嵘岁月》两本书。年,参与了本村《村志》的编辑。年应县政协之邀,参与了“东光县申办国家级千年古县”工程。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学会理事、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知联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4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