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
一支回民支队在华北平原
英勇杀敌,屡建奇功
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
“无攻不克,无坚不摧
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这支回民支队的创建者
名叫马本斋
年
马本斋出生在河北省献县
一个贫苦的回族家庭
早年投身奉军当兵
逐级升至团长
年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很快占领了东北全境
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激怒了身为军人的马本斋
深感报国无门、空怀壮志的他
毅然辞官,解甲归田
年
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
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不久
日军侵占了马本斋的家乡献县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义愤填膺的马本斋
率领70多位乡亲
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
杀向抗日战场
年4月
马本斋率队参加八路军
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
他任总队长
年10月
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6月
回民教导队改编为
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
马本斋任司令员
“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康庄位于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本是冀中平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
当时
日军在华北战场上气焰嚣张
在衡水一带强征民夫抢修石德铁路
企图打开津浦、平汉
两大铁路干线之间的通道
进一步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
日军还经常“扫荡”铁路沿线村庄
百姓深受其害
马本斋决心给日军一点颜色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
“引蛇出洞,围点打援”的经典战斗
当时
回民支队一支小分队首先佯攻安家村据点
待安家村的日军通过电话
向衡水据点驻军紧急求援后
回民支队设法割断了敌人电话线
断绝了两地敌人间的联络
上午8时左右
日寇援军途经康庄村
不想正入回民支队伏击圈
马本斋一声令下
霎时伏兵四起,火力漫天
敌人为躲避火力打击
被迫窜入路旁2米多深的道沟中
回民支队共击毙日伪军近百人
俘虏伪军50余人
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而回民支队因为组织严密、指挥得当
无一人伤亡
自年2月到年1月近一年时间里
回民支队战果辉煌
连续作战30余次
打开了深南地区对敌斗争的局面
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战热情
冀中军区为回民支队颁发锦旗
表彰他们是
“无攻不克,无坚不摧
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主席也亲笔题字
称赞马本斋带领着一支
“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子承母志为中华”
年8月20日
百团大战打响
给了侵华日军当头一棒
恼羞成怒的日寇调集精锐部队进驻华北
向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
进行疯狂的报复“扫荡”
面对嚣张的日军
马本斋按照冀中军区的命令
率领回民支队直逼敌人
在冀中的心脏——保定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
在敌人的心腹地带忽隐忽现
上岸能打,下淀能藏
数月之间,作战27次
歼灭日伪军多人,俘虏余人
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打得盘踞河间的山本联队胆战心惊
队长山本还给周围据点下了道命令:
“百人以下的队伍
不准走出据点大门”
年8月27日
一千多名日军包围了河北献县东辛庄村
日寇为何兴师动众
重兵包围一个小小的普通村庄呢?
原来,山本在叛徒口中得知
马本斋是出了名的孝子
所以山本出重兵围村
抓捕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
山本以白文冠
作为人质
一方面逼她给马本斋写劝降信
另一方面以此诱捕马本斋
敌人软硬兼施
白文冠临难不苟
气节凛然,宁死不屈
她说:“我是中国人
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
劝降?那是妄想!”
马本斋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是保护回民支队
还是带队去救母亲?
马本斋内心充满了挣扎
白文冠知道
只要自己活着
马本斋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救自己
为了儿子,为了回民支队
白文冠决心以死来粉碎山本的诡计
她绝食多天,英勇殉国
噩耗传来,马本斋悲愤交织
他化心痛为力量
带领回民支队更加勇猛地杀敌
以此来祭奠母亲的英灵
他向母亲写下誓言:
“伟大母亲虽死犹生
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祖国就是我的家
党就是我的母亲
为了他们
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
同时,他还作诗一首以明志:
“母入虎穴为国家,山河气派怎如她
孝心化作剑出鞘,子承母志为中华”
“牛刀子剜心”作战计划
年到年
鲁北连续大旱,颗粒无收
马本斋实施“以粮制敌”的战术
拔掉了冠县桑阿镇一带三个伪军据点
把敌人的粮食为我所用
在人民的支持下
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攻克敌人据点30多处
烧毁碉堡40余座
在鲁西北牢牢站稳了脚跟
巩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
大大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年秋
日军以重兵对冀鲁豫边区
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当时盘踞鲁西南的伪军孙良诚部
乘机侵占濮县
企图进一步“蚕食”抗日根据地
孙良诚部兵力两万多人,装备精良
控制了濮县、濮阳之间的广大地区
他亲率总部进驻濮阳城东南的八公桥
并以此为中心
设置碉堡、据点百余个
妄图摧毁冀鲁豫根据地
为打击孙良诚部
马本斋提出了“牛刀子剜心”的作战计划
年11月14日
回民支队秘密向八公桥开进
出发前
马本斋时而感到脖子后面钻心般的疼痛
战士们劝他卧床休息
但他毫不在意
坚持带兵奔赴战场
16日黄昏时分
狂风骤起,黄沙蔽天
回民支队趁机神不知鬼不觉地
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接近了八公桥
22时,马本斋一声令下
战士们乘敌不备
迅速包围了八公桥伪军司令部
回民支队攻占八公桥后
军区部队发起总攻
将敌人盘踞的宅院、碉堡
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八公桥外围据点被一扫而清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12个小时
17日午后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毙伤敌伪数百名
缴获迫击炮2门
步枪多支
子弹4万余发
粮食数百万斤
八公桥之战胜利了
可马本斋却病倒了
他颈部的疼痛愈加严重
有时疼得他脑门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由于战事繁忙
加之缺医少药
马本斋颈后的毒疮未能及时治疗
病情急剧恶化
转化为急性肺炎
危及生命
“马本斋同志不死!”
从年至年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
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
经历大小战斗余次
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
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年1月底
一封急电送至重病在身的马本斋手中
八路军总部命令
回民支队跟随大部队奔赴陕甘宁边区整训
加入到保卫党中央
保卫革命圣地延安的队伍行列
病情恶化的马本斋没能随军出发
前往他一直向往的延安
回民支队临行前
他拉着冀鲁豫军区司令杨得志的手久久不放
马本斋叮嘱回民支队的战友:
“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
抗战到底!”
年2月7日清晨
马本斋的妻子孙淑芳
带着4岁的儿子马国超
赶医院
马本斋吃力地拧开钢笔
在纸上写下“中国”两个字
当天
马本斋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
年仅42岁
年3月17日
延安各界隆重举行了马本斋烈士追悼会
毛泽东无比悲痛
亲笔题写挽词:
“马本斋同志不死!”
周恩来赞誉马本斋为
“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朱德送上挽联
“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
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表彰马本斋烈士的功勋
中央决定将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乡”
将烈士的遗骨迁葬于
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供后人凭吊瞻仰
马本斋的名字
刻写在中华大地上
熠熠生辉
回民支队的传奇故事和抗日精神
也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激励后人
往期精选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6月7日至10日在京举行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
◆百年党史百讲No.80精准扶贫——书写最伟大故事
◆《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印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份秒急救法请收藏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青海普法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inghaipu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