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卿人生之十八第十七章红蛙施救冰窟脱

槐卿人生之十八:第十七章

“红蛙”施救冰窟脱险“红水”泛滥记者曝光

编者按:从今日起,诗眼看世界将连载沧州青县韩中清先生的《槐卿人生》系列文章。我和中清先生相识于网络,他原为《沧州晚报》记者,现任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外联主任、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讯中国》编辑部副主任。我于年与中清先生共同发起《沧州骄子》系列丛书征稿,中清先生为主笔,我负责丛书文稿的宣传工作,现如今丛书首卷已出版,之后先生又出版了《诗词背后的故事》,又于今日获息,中清先生正在创作《槐卿人生》系列文章,并征得中清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将全网首发。让我们围坐在沧海之滨大运河之畔的槐荫之下,与韩中清先生一起畅议人生,共享此人生乐事吧!

槐卿人生

韩中清

第十七章

“红蛙”施救冰窟脱险“红水”泛滥记者曝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诗,今天读来依然亲切。麦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如同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一阵风吹来,漾起了一层层波浪。无数台收割机奔跑田间,把麦子与回忆一起收割掉。村民们喝着冰霜的可乐,站在地头指手画脚,让师傅放低点割刀,然后坐在大树下抽根烟,气定神闲。等收割机的储藏满了,四轮车将麦子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或公路上晾晒,然后就卖给了国家粮站。白居易如果在天堂有灵,看到时下情景,他肯定会写出更加脍炙人口的诗词。

今天是年6月10,农民兄弟正在抢收小麦。“今年小麦真好啊,亩产超千斤是水缸里掷骰子——没跑。小麦连续7年大丰收咱们得感谢韩中清,要不是他带头曝光治理子牙新河污染,哪有这样的好收成。”上伍村的乡亲们如是说。

提起子牙新河话可就长了。子牙新河起自河北献县枢纽进洪闸(滹沱河、滏阳河在献县汇流点),向东穿过南运河和津浦铁路,经静海在北大港新、老马棚口之间的海口枢纽入海,全长.35公里。子牙新河为复式河床,左岸为深槽,右岸为滩地浅槽,以漫滩行洪为主。设计流量立方米/秒,校核流量立方米/秒,相当于子牙河的11~12倍。天津市境内仅有其尾闾一段,长29公里。为保天津市汛期安全,北堤比南堤高1米。非汛期上游来水由进洪闸经子牙河下泄,来水流量大于立方米/秒时,则由滩地行洪。在尾闾建有主槽防洪闸,滩地行洪建有挡潮溢洪堰1座。境内建有涵闸3座,泵站3座。

子牙新河于年开挖,横贯海河流域中部,是海河流域内规模最大的人工开挖泄洪河道。上伍村第一生产队的人家由河中心迁移到河北现在的居住地。挖掘的土填平了上伍境内古老的娘娘河,后来人们在娘娘河上盖起房屋。娘娘河古迹仅存留着韩中瑞家宅基北米左右的地方,从兴济至渤海湾的河堤统统被挖平烧砖或卖钱了。子牙新河竣工后,渤海里的鱼、虾、蟹顺水西上,我们小时候经常到河里逮鱼、虾、蟹,晚上用桅灯一照,螃蟹自动上岸,一二个小时逮半水桶。雨季河里年年来水,可甜啦!中午、晚上洗澡的人成群结队。子牙新河从东至西只有少数村有桥,上伍、清和庄、仓上等村庄就用一条船来回摆渡人和物。

清和庄、上伍村的车辆和牲口只好绕行下伍桥,来往人员坐船。冬天冰封河道,孩子们自制冰鞋在河道里自由滑行,乐此不疲。年冬季的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在河里滑冰,滑着滑着突然落入冰窟,上半身趴在冰上,下半身掉进水里,双腿悬着,棉裤湿透,冰水刺骨,命悬一线……当时也不知那来的一股劲,双脚被水下一个物体用力朝上顶了一下,整个身子窜到冰面上,我回头一看:一只硕大的“红色青蛙”两只圆圆的眼睛直瞪着我:“啊!是‘红蛙’救了我!”扔掉冰鞋,我步履蹒跚回到家里,向父母讲明落水实情。“孩子,是蛙神救了你啊!”当晚,父母带着供品来到我落水之处,焚香下跪磕头,祷告一番,方才回家。

年夏天水大浪急,仓上村的渡船翻倒河里,8人溺水身亡。

年子牙新河排泄洪水,国道断交,从献县枢纽至天津境内尾闾一段,共计公里河套里的庄稼全部被淹。子牙新河为上游排泄洪水,护卫北京、天津发挥了巨大作用。那年我刚到上伍乡政府上班,乡党委副书记李广召派我一人去小安头村南查看水情,下午全乡15个村的人都去小安头村南筑小堤,防止水淹庄稼。我来到小安头桥头一看,水早已没过桥栏杆,桥中间南北拴着一条铁丝绳,过往行人手拉着铁丝过河。我会游泳,并不怕水。我拽着铁丝一直前行,茫茫洪水一望无边,桥上水深正达我口脖。走到桥正中时,水哗哗地响,我心里有些发慌。此时,前方好像有一只硕大的红色青蛙为我引路。“啊!‘蛙神’又来保佑我了!”走到桥头,“红蛙”悄然离去。

年秋至年春,公里的子牙新河“红水”泛滥成灾,河里生物全部死亡,鱼虾一只也没有,蛙声从此听不见,芦草枯萎无绿叶,臭气冲天人受害,多少万亩耕地绝收,两岸百姓日夜忧愁。

“河水污染这么严重,庄稼不能种,‘红水’不敢用,这老农民还怎么活呀!”“中清,你是记者,你要继续为老百姓说话。28年前你曝光了上伍村‘人情砖’、‘人情果’,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老少爷们都沾你的光了。你再曝光一下这河水污染的问题,不曝光官方不管,吃苦受害的是咱们老百姓啊!如果你能把这河臭水治好,我代表村民给你磕响头……”

一连多日,村民们纷纷找我请求曝光子牙新河污染。

曝光污水,肯定得罪一批干部,影响我今后在沧州开展工作。由于曝光“人情果”、“人情砖”,我曾经受到打击报复,牺牲了个人政治生命,丢掉了铁饭碗,(如今我人老了,连个退休费也没得到。)现在好不容易当上记者,如果说再得罪一批当官的,我会有好果子吃吗?而且他们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与合作伙伴……不管老百姓的疾苦、诉求,我又于心不忍。管与不管,两头畏难。怎么办呢?

我在沧州报社工作10年,连续8年参加“燕赵环保世纪行”,年年发稿最多,年年荣获一等奖,年年被聘为沧州市环保监督员,市环保局从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我都认识,而且关系一直很好。这天,我电话邀请沧州市环保局负责人李某来到我的工作室(年我已离开沧州报社加入了北京一家媒体),我向李某介绍了子牙新河“红水泛滥”的情况,请他协调有关部门治理污染。同时,我将写好准备发表的稿子请李某阅示。李某阅后“嗖”地站起来握住我的双手说:“韩记者,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这些日子沧县‘红豆局长’事件搅得我们昼夜不得安宁,‘红豆局长’已被免职,我们的后果也难料啊!沧县‘红豆局长’事件正在查处之中,若干记者整天围着我们转。你若再曝光子牙新河污染,我们恐怕也是吃不了的包子——兜着走。兄弟,高抬贵手,笔下留情吧。你个人有什么要求,我会尽力办。”李某恳切地说:“我看你这屋里有好多自己出的书,我想法给你包销了吧,卖几万快钱不好嘛。再说,咱们这十来年的友情很深啊!”

当时,我没有表态。说真心话,卖书我个人得利,曝光既失财又伤人。

是否卖书,暂且不表。

关于沧县“红豆局长”之事,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年04月08日,《法制日报》发表了《沧县“红豆局长”被免职未公布原因引发追问》的文章。4月5日17时,河北省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县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前,邓连军针对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用“水煮红小豆”来解释,引起专家、网友持续质疑,被网友戏称为“红豆局长”。

因沧县官方的免职消息十分简短,并未对邓连军免职的详细原因进行说明,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即发出追问,当地官方的这一举措“究竟是出于对邓局长任内治污不力的惩罚,还是为了平息那番‘红豆论’?”

年4月7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致电沧县环保局,该局一名工作人员确认邓连军已被免职,但对于免职原因,他表示是县委作的决定,他们尚不知情。当地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应该问县政府。

据央视报道,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的地下水因工业废水污染变成了红色,近只鸡喝水后死亡。该村方圆5公里内有一家建新化工厂,生产染料中间体,该厂目前虽已停工,但厂区内还有一些颜色很深的工业废水。

“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面对记者采访,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说:“比如放上一把红小豆,那里面也可能出红色,煮出来的饭也可能是红色的,不等于不达标。”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直言:“它不可能合格,已经红色、粉红色了,从色度上就不合格了。瞪着眼说瞎话,还什么合格啊!”

4月5日晚,被指认为排污企业的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发表书面致歉承诺书,承认“在生产过程中遗留的污染源未能彻底清除”。这一事实也从侧面否定了邓连军“红水”达标的说法。

“这个环保局长的问题出在他没弄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珂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从我们国家的环保法角度,有一个说法叫做‘二元目的论’,就是一元把环境保护好,一元把经济建设好。这就要求你干什么,就坚持哪方面的目的。如果你作为环保局长都站错位置,不从你自己的这一元去说,那这个法就没什么用了”。

周珂认为,作为一个环保局局长,邓连军对当地水污染的严重程度没有起码的认识,是不称职的表现。“从当地环境恶化的事实到这个人主观认识的缺陷,他被免职一点也不冤。”

“目前来看,沧县当地对环保局长免职,还是迫于舆论的压力。”环保部下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顾问吕克勤表示,“如果确实是因为他失职,应该公布具体是为什么对他免职,公布他失职的内容,这样才能说服大家。而如果只是因为他一句话免职,那和保护环境不是一码事。”

“当务之急,是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弄清楚红水究竟怎么出现的,污染源在哪里,对民众有什么危害。仅仅免掉一个环保局长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相关部门应该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年“红豆局长”事件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等若干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1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