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大医院每年会收治五六十名伤者

9月5日,献县一名男子左手被卷进收割机,造成4根手指粉碎性骨折;9月7日,盐山一名男子右臂被卷进收割机,差点掉下来……眼下正值秋收农忙时节,我市收割机、脱粒机等农机伤人事件连续发生。

据了解,近几年的秋收时节,医院每年都会收治五六十名被农机“咬”伤的农民。

献县一男子被收割机“咬”伤

9月5日上午,献县一名男子驾驶收割机收玉米时,玉米杆卡住了机器。他没有将机器熄火,就伸手想把玉米杆拽出来。没成想,收割机竟将他的手卷了进去。

男子赶紧让旁边的家人把机器熄火,然后把手拽了出来。

这名男子受伤严重,左手鲜血直流。他的家人立即驾车把他送医院。

医院手显微外科主任医师杜志国说,经诊断,男子左手4根手指多发性粉碎性骨折,血管神经和肌腱都有损伤。“虽然手术成功,但是他的手指能否保住,还要过感染这一关。”

盐山一男子被收割机“咬”断胳膊

在医院手显微外科病房,还有一名被收割机伤到的盐山男子。

9月7日,这名男子使用玉米收割机时,右手被卷进机器中。紧接着,他的手臂也被卷进收割机的齿轮中。其他村民停下机器,把他的右臂取了出来。此时,男子的右臂血肉模糊。最终,他被送医院。

“男子的右臂前端和右手拇指几乎完全断了,只连着一点皮,而且伤口污染非常严重。”杜志国说,手术后,男子的病情暂时稳定,右臂暂时保住。

医院每年都收治五六十名伤者

昨天,医院、医院、医院了解到,近几年,医院每年的秋收季节都会收治五六十名此类伤者。

“每年从9月到11月初,我们一个病区就得收治二三十名此类伤者。”杜志国说,他们被农机“咬”伤后,轻则神经、血管、肌腱、皮肤受损,重则整个肢体毁损。此类伤者救治起来比较麻烦,部分伤者甚至需要接受四五次手术。

“联合收割机、玉米脱粒机等农机作业时比较脏,如果不小心被它们伤到,伤者的伤口会沾到粪便、农药、虫卵等脏东西,大多数伤者会感染杆菌。”杜志国说。

杜志国介绍,伤者感染率高,致残率也随之变高。这对于靠双手挣钱养家的农民来说,打击非常大。

一旦被“咬”要迅速把农机熄火

“每年到秋收季节,我们施救最多的,就是被农机‘咬’手的农民。”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李玺峰说。

“农机作业时会因机械故障或被异物卡住齿轮,无法正常工作。一些不注意安全的作业人员,会在农机未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一不小心,他们的手部就会被卷进去。”李玺峰道出了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

李玺峰表示,操作农机时应严格遵照操作规范,严禁干扰作业人员。如果有人发生此类意外,要迅速将机械熄火,但不要强行往外拽受伤者的肢体,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消防、医院等部门。

来源:沧州晚报记者苏少静本报通讯员高志强蔡晓冬王宇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9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